一、建筑专业
(一)室外
1.核对消防车道、消防登高操作场地(硬化路面)的设置情况,是否与设计一致,并符合规范要求。消防车道、消防登高操作场地严格按照要求施画标识标线。
2.消防救援窗设置情况(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,间距小于20米),明显标识。
3.窗槛墙高度、窗间墙间距。
4.防火间距:间距不足时是否按图纸和规范要求采用防火墙、防火窗(铭牌,S标)。
(二)楼顶
1.消防电梯机房:消防电梯机房与普通电梯机房的分隔,防火门(或普通门),灭火器,测试消防电话,桥架封堵。
2.布局:(有无多余建筑)。
(三)楼内
1.平面布局:现场设置是否与图纸一致,包括功能房间的布置情况、重点房间防火门。
2.房间与疏散走道的分隔(隔墙耐火极限1.0h,隔墙的材质是否合规,防火玻璃是否A类防火玻璃)。
3.疏散通道的宽度(重点是幼儿园、老年人建筑、学校、旅馆等人员密集场所)。
4.电井间封堵:穿墙、穿楼板。
5.消火栓箱、电表箱背板设置情况;如果是防火墙,其耐火极限要满足3h。
6.消防前室的面积及短边尺寸。
7.楼梯间与房间窗户、前室与房间的间距。
8.玻璃幕墙:上下层封堵、中间的填充情况。
9.防火墙两侧2米范围内有无窗户(甲级防火窗),玻璃幕墙重点查看。
10.避难间:甲级防火门、乙级防火窗、标识。
11.疏散距离:歌舞娱乐袋形走道≤9米。
12.阻火圈:塑料管道穿楼板处。
13.内部装修材料:提供检测报告(地毯、硬包、软包、壁布、壁板)。
14.防火窗、防火玻璃:提供检测报告、采购合同。
15.楼梯间防火门开启是否影响正常疏散。
(四)首层
1.平面布局(重点)。
2.首层楼梯间是否直通室外,扩大楼梯间、前室设置是否合规(其他房间是否采用乙级防火门)。
3.安全出口数量、设置位置、疏散宽度。
4.疏散门的开启方向。
5.外门1.4米内无踏步、台阶(人员密集场所)。
(五)地上地下分隔
1.地下出口是否直通室外。
2.防火隔墙(2.0h)、乙级防火门。
3.与外墙(玻璃幕墙)之间的封堵(是否真正做到地上、地下完全分隔)。
(六)地下
1.楼梯间、前室自然通风窗的设置情况及面积。
2.走道自然排烟窗尺寸、位置。
3.是否按图纸设计设置常开防火门。
4.一个单元的是否满足2个安全出口。
5.平面布局(功能房间设置)。
6.防火分区分隔。
(七)车库
1.是否采用独立出口,如有逐一查看。
2.借用疏散(借用住宅,借用人防。)
3.防火分区是否按图纸设计划分。
4.车库通向住宅通道两侧的防火分隔(甲、乙级防火门)。
5.防火卷帘门与墙体的间隙是否采取措施或封堵;桥架、管道穿防火卷帘上部的封堵。
6.中水站、配电间、水泵房(防水淹、甲级门、设备区直通室外出口)。
二、电气专业
(一)楼顶
1.水箱间:稳压泵启动测试(手动、自动)、主备泵故障切换测试、双电源转换测试、消防电源监控(断开主电报故障)、线缆类型、流量开关反馈模块查看、热继、空开(带过载跳闸,3P消防三根线)、设计图纸上是否有现场电子液位显示、应急灯和电话(不是必设,看图纸上是否有)。
2.风机房:启动测试(手动、总线、多线)、模块是否设置在配电箱内和箱下、控制箱内强弱电线缆型号(耐火,截面积大小)、测试消防电话、应急照明(是否符合设计图纸)、双电源切换、消防电源监控模块是否安装。
3.消防电梯机房:烟感、双电源转换、消防电源监控(断开主电报故障)、配电柜(箱)出线到电梯控制柜线缆型号与设计一致、应急灯、测试消防电话、电梯轿厢内是否设置消防电话(依设计为准、设计说明内有说明)。
(二)顶层配电间:消防设备主干缆和分支缆型号、强弱电是否共用桥架、线槽(看模块和探测器的出线)。
(三)标准层
1.电井间:是否强弱电共槽、弱电线槽的总线数量、每层隔离模块数量,隔离模块所带设备数量测试(拆隔离器,核实故障数不超32点)。
2.应急照明配电箱(几层一个):双电源转换、消防电源监控、配电箱进线型号。
3.抽测烟感的报警位置;测试红外光束对射、极早期吸气探测器(如有)报警测试。
4.测试手报插孔电话。
5.每层广播数量(计算大概数量,查看是否超功放功率)。
6.应急灯:何种形式?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。
7.联动测试:(1)选取房间、走廊或电井探测器组合启动(2)切电:切全楼也行;住宅有的只切公区,不切住户(3)楼梯间应急灯需全部点亮。
8.可燃气体:必须有单独的控制器、独立声光警报器、探测器报警功能测试、应与图纸设计相一致。
(四)地下
1.消防电梯排水泵:手动启动、双电源转换、消防电源监控、液位线是否接线、设计中是否有故障切换功能、控制箱的进线型号。
2.配电室:供电情况(是否是正式电)、消防泵、风机应分别从低压配电柜出一路线、事故风机防火阀的联动、联动设备的启动流程。
3.配电室气灭:联动测试,多气瓶可带瓶头阀测试。
4.预作用电磁阀(电动排气阀):联动启动+多线直启。
5.防火卷帘测试备电是否可以降落,多种方式测试防火卷帘。
(五)消防水泵房
1.泵的启动:手动、总线、多线、主备泵故障切换、机械应急启动测试。
2.配电柜:双电源转换、消防电源监控、线缆型号。
3.应急照明、消防电话。
(六)消防控制室
1.外线电话
2.值班制度上墙
3.预作用电磁阀:是否在多线盘定义
4.回路:回路数量(查看图纸上设计)、每回路的设备数量(是否有裕量)
5.接地线≥4mm²;总线、24V电源线型号、线径等
6.回路板、多线板数量
7.广播功放的功率
8.控制室的配电柜是否有消防电源监控,消防供电是否采用漏保
9.应急照明
10.主机备电电池的供电时间
11.电气火灾监控、消防电源监控、防火门监控、应急照明控制器、CRT等主机调试是否正常
三、给排水专业
(一)水泵房
1.核实泵的型号:流量、扬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2.组件:
(1)吸水母管与吸水管是否采用管顶平接。
(2)吸水管:明杆闸阀(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、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)、真空表、过滤器(看设计图纸)、管顶平接。
(3)出水管:压力表(量程是否小于水泵扬程)、止回阀(是否是缓闭止回阀)、明杆闸阀(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)。
(4)试水管(可能带流量计、减压阀)。
(5)水锤消除器(≥24米)。
(6)连通管、超压泄放装置、低压压力开关。
3.看水泵接合器、消防水箱进泵房的管道(报警阀组设在水泵房)。
4.低区减压阀组(设有高低区):安装位置、组件(闸阀、压力表、减压阀、压力表、排水管路、闸阀、安全阀)、阀后压力。
5.控制柜:防护等级、双电源转换、机械应急启动柜。
6.水泵房排污泵:型号、手动启动测试。
7.消防水池:容量(两格或两座要有连通管)、液位显示装置(双水池要有双液位)、溢流管防虫网。
8.室外栓系统设有消防泵的,需设稳压系统。
9.室内消火栓和喷淋系统稳压系统设在泵房内的需核实稳压泵的型号。
10.室外栓和室内栓共用消防泵,将流量叠加后,核实泵的流量。
(二)室外
1.消防水池取水口、检修口:标识、爬梯。
2.水池通气孔:防虫网。
3.补水管管径≥DN100。
4.市政入户表:带空气隔断的旋流防止器,前面要带一个消火栓。
5.室外栓:位置、数量、安装高度、标识;压力测试。
6.水泵接合器:位置、数量、高度、是否有安全阀、所属系统标识
(三)水箱间
1.有效容积:(出水管下出,还是侧出)
2.组件:补水管、溢流管(管径≥DN100)、泄水管、出水管(管径≥DN100)、止回阀(消火栓和喷淋共用稳压泵各设置一个止回阀)、通气孔
3.稳压泵:进出口阀门均为明杆闸阀
4.试验栓:压力表、泄水阀(是否设置在下一层)、动压:0.25/0.35-0.5MPa
5.水箱间的排水设施、保温(是否设计有电伴热)
6.流量开关反馈模块
(四)楼内
1.减压消火栓位置。
2.水流指示器:是否安装信号阀,是否有减压孔板(位于水流指示器后面,系统图)。
3.末端放水测试:观察水流指示器是否报警信号以及报警位置。
4.消防水炮测试:(1)找最远点位置测试,两股水柱同时到达;(2)模拟末端:打火机点火测试。
5.水幕系统:(1)几排喷头?(2)喷头是开式,还是闭式?(3)应采用预作用报警阀。
6.首层测试消火栓动压:不应大于0.5MPa。
7.每座建筑物都测试动压。
8.核查平面图,查看喷淋及消火栓安装位置是否与图纸一致,是否有的区域缺少或者喷淋头形式不对。
9.箱门材质:幼儿园、中小学消火栓箱门不能采用普通玻璃,开启角度不小于120度。
10.每个独立设置的消防软管卷盘应在其供水管路上安装真空破坏器。
11.灭火器摆放数量、位置。
12.喷头的选型是否符合要求:上喷?下喷?快速响应喷头(采用湿式报警);上下喷形式是否符合设计;格栅吊顶镂空率小于70%,应同时设置上、下喷淋头。
13.消防水炮不能保护高层货架。
14.环管:顶层、底层,低区最高层是否有环管。
(五)地下
1.预作用:是否带气泵、联动时对应电磁阀、电动阀(充气)开启
2.报警阀间:门口标识、排水设施、警铃安装位置;集中安装的报警阀间报警阀或出水管道、警铃上均有分区标识。
3.水流指示器:是否装信号阀,是否有减压孔板(位于水流指示器后面,系统图)。
4.预作用系统末端放水测试:观察末端试水装置压力表读数≥0.05MPa、冲水时间、喷淋泵的启动情况及启动时间。
5.管道材质是否与图纸一致。
6.车库保温:车库出入口30米内消火栓(喷淋)管道保温(是否设计电伴热)。
7.补偿喷头:宽度大于1.2米的风管、管道、排架下面设置补偿喷头,并设置挡水板。
8.消防电梯排水泵:流量≥36m³/h。
9.卫生间、风机房、柴油发电机房是否漏设喷头。
10.中水站作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,要设置试水阀。
四、暖通专业
(一)楼顶
1.正压送风机房:70℃防火阀、型号(核实风量、风压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应有注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识、手动启动风机、旁通阀是否设置,是否接线。
2.排烟风机房:280℃排烟防火阀、型号(核实风量、风压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应有注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识、手动启动风机;280℃排烟防火阀连锁停风机测试
3.布置间距: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水平距离20米,垂直距离6米。
4.核实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的风向、防护网(设置在室外)。
(二)楼内
1.楼梯间百叶送风口:标识、数量(3层内必有一个送风口)、尺寸、是否内衬金属风道(新规)、联动时尽量选取末端查看送风量。
2.前室常闭送风口:标识、数量(每层设置)、尺寸、送风阀联动启风机、联动时同时开启本层及上下层送风口、联动时看末端送风量。
3.机械送风的楼梯间顶部设置不小于1平米的固定窗;自然通风的楼梯间顶部设置不小于1平米的可开启外窗。
4.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内5层内设置2平米可开启外窗。
5.自然通风的前室可开启外窗的面积:独立前室2平米,合用前室3平米。
6.楼梯间的可开启外窗如果太高,需要设施手动开启装置。
7.走道自然排烟窗:高度≦3米时1/2以上算有效排烟面积,高度≧3米时应位于储烟仓以内。
8.送风口、排烟口做标识;高度安装过高,需设置手动执行机构。
9.挡烟垂壁:材质、高度(自然排烟时空间净高的20%且不小于500mm)。
10.排烟支管上的排烟防火阀是否设置。
11.直灌式送风:限于不大于50米的建筑采用,32米以上两点式送风(两个风机)。
12.地上大空间如果无可开启的外窗需设补风系统。
13.送风系统和新风系统是否在穿防火分区处设置了70℃防火阀。
(三)地下
1.楼梯间、前室核实自然通风窗面积。
2.地下室走道核实自然排烟窗面积、设置距离。
3.封闭楼梯间地下仅为一层时,可利用首层直通室外的门作为自然通风口。
(四)车库
1.排烟风机房:280℃排烟防火阀、型号(核实风量、风压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应有注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识、手动启动风机;280℃排烟防火阀连锁停风机测试。
2.排烟管道:走向、调节阀、排烟口数量、尺寸、排烟口是否设置在储烟仓内。
3.手动执行机构设置情况;排烟阀联动启动排烟风机测试。
4.挡烟垂壁:材质、高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5.排烟口至最远点的距离不大于30米。
6.补风机房:70℃防火阀、型号(核实风量、风压、功率等)、控制柜应有注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识、手动启动风机。
7.防火墙2米内的风管须采用防火保护或耐火风管。
8.联动测试时,如果排烟风机只负责其中一个防烟分区,则该防火分区其他防烟分区的风机及排烟阀启动也可以;如果一个排烟风机负责多个防烟分区,则只能开启本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。
9.车库联动测试,要求借用疏散的楼梯间及前室的风口、风机必须全部开启。
10.车库的排烟、排风共用的风机,在自动状态下低速运行时,联动模式下能自动转换为高速运行状态。
11.车库排烟、排风共用的风机,专门的排风口前端应设置70度防火阀,且火灾模式下该防火阀能联动关闭。
12.车库排烟风机不强制要求设置常闭排烟口(仅限于只负责1个防烟分区的风机),如果图纸全是常开排烟口也认可,道理同楼梯间的送风口全部为常开,不涉及常闭风口联动启动风机的功能。
13.正压送风机的旁通阀进行功能测试,压力传感器短接,旁通阀开启,压力传感器断开,旁通阀关闭。旁通阀的控制器也可以试验开启。
14.配电室的事故通风风机、风阀能联动关闭,且室内外设置风机的启停按钮,且风机、风阀能同时开启(连锁)。
上一篇:消防电安装注意要点
下一篇:高处作业施工注意事项